文章来源:传播体操(id:chuanboticao) 作者:郑卓然

原文链接:


这几天跟不同的朋友都聊到一些老话题,即品牌、产品、营销之间的关系,下面我会用三个q&a的方式给大家分享我们在朋友间交流的一些观点,内容比较碎片化。


文章最后的部分,也是从话题中衍生出来的一些观察思考,会说一下我们对目前以及未来品牌营销的一些变化判断,也是本文标题观点的来源。


1、广告需不需要表达品牌价值观?


尽管在聊这个问题总能引起一些争论,但我们认为这是个伪命题。品牌价值观会体现在品牌行为的方方面面、一举一动,而不仅仅是在物料文案文本之中,品牌是个企业综合管理的问题,而不仅仅是个营销问题。


也就是说,就算品牌投放的是促销类的效果广告,但这个投放行为本身,就体现了品牌对目标人群的筛选,也体现了品牌价值观。品牌所有的行为都是受企业价值观驱动的,这点即使想遮掩,也遮掩不了。


现在的消费者其实变得越来越聪明了,不会光相信品牌广告文案上的一面之词,而会观察品牌本身的行为动作,从而做出价值判断。因此文本不再重要,但行动更重要,套用一句老话就是广告不再重要,公关更重要了,不只是公关,对用户的履约体系、触点沟通、用户运营都变得更重要了。


我们认为,品牌价值观无需一定要从广告文案中说出来,而是由无数个用户触点中形成的综合印象,对于用户来说,品牌不是一句广告语、一句slogan,而是一种综合体验。很多时候你的广告说的再好,都会被客服的一次不礼貌沟通给毁掉,因此产品和服务可能才是大多数品牌需要关注的地方。


2、广告要不要做“走心”的情感沟通?


所谓的“走心”广告在以前流行过一阵子,但近几年变少了,但不少传统的广告人对此还比较留恋。


根据我们观察,很多4a的创意朋友工作基本还是围绕tvc这些传统方式打转,似乎变化不大。事实上很多人对创意的理解被形式所固化了,导致那些做创意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创意,这是另一个话题我们以后有机会会细说。


我们从来不认为所谓的“走心广告”是营销的必选项,甚至不认为“情感沟通”是品牌营销的必选项。


营销的根本作用,在我们看来,就是实现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。卖方有产品想要找到它的买方,买方有需求想要找到它的卖方,营销其实就是实现这个过程。


采用“情感沟通”、“走心广告”的目的,只是为了更容易找到相应的目标用户。我们认为用户需求才是第一位的,满足用户需求也是商业逻辑成立的根本所在。至于是不是要用情感沟通,还是直接搞个洗脑广告,那都是实现目标的手段问题。


如果你的目标人群就是容易被“情感沟通”打动,那就去做情感类的沟通,如果你的目标人群就是极端的价格敏感型,那就去做促销广告。另外,满足目标用户需求也未必一定要通过广告,如果你找到更有效的方式,你甚至可以不做广告,比如微信刚诞生那几年就几乎没做过广告。


3、“产品主义”是不是企业的最佳策略?


目前很多品牌开始强调产品本身的重要性,宣称自己是“产品主义”,从目前来看,确实用户会越来越看重产品本身的价值,而相对来说不太看重品牌的宣传说辞,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妆行业前几年就已经出现了大量“成分党”,看配方表、配料表已经成为很多行业深度用户的技能之一。


但这里有两个点需要注意:


第一,产品本身并不直接等同于用户需求,用户买产品未必是买产品本身,也可能买品牌概念、买它的营销玩法,盲盒其实也可以算是,买的是一种游戏化的过程,买的是一个消费体验;


第二,产品价值分为“物理价值”和“心理价值”,这点我们以前在文章中也提到过,只有二者综合考量,才能弄清楚消费者的消费动机。买依云的人并不是傻得不懂买农夫山泉,而是他能在产品中购买更多的心理价值满足。详细见这篇文章吧


目前来看,所谓的“产品主义”应该会是未来数年中商业的主旋律,我们也发现,现在的新消费品牌的成长突围,基点都在于产品本身具有创新力。(相反,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现在很少有产品创新,反垄断来的正是时候……)


但是消费风潮总是轮动的,有“产品主义”兴起的时候,就有“营销主义”兴起的时候,大环境是很难改变的,不同环境下做相应正确的事情就好了。


广告变得单调,品牌变得多元


前几年曾经在公众号里聊过粗暴广告的话题,由此延展一下,我们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。


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,一方面媒介会越来越碎片化,这点大家都知道就不用多说了,另一方面是数字化的深入,所有的产业、企业,未来都会实现数字化,这点在营销圈中提到的相对少些,但是在商业、财经圈子里是经常被提及的。


数字经济带来了一个巨大变化——品牌体验、产品体验的数字化、虚拟化。


打个比方,以前用户的产品体验可能需要从产品买回家打开包装那一刻开始,我们不太会把商超的一些产品动作当做产品体验本身,渠道和品牌之间的行为区别,用户可以很明确的区分开来。


但在数字化时代,用户在进入线上官方旗舰店、甚至在线上平台触达到广告的那一刻起,用户就已经在进行产品和品牌体验了,而在后续长期的品牌用户运营行动中,我们对品牌价值的认知也会不断更新。


品牌/产品体验的时间线拉长了,用户触点变多了,品牌的内涵也变大了。


所以我们现在也可以发现,市场营销变得更像是做用户运营,营销和运营的边界非常模糊。而据我们所知,大部分做社会化营销的广告公司,都有做品牌新媒体代运营的项目。


品牌的数字化,其实消减了广告行为的重要性,再加上目前用户变得更加理性,产品本身的权重正在不断提高,这也出现了一个趋势——品牌价值的最大体现(甚至是终极体现)就是产品本身。


产品具有了更多品牌属性,而营销具有了更多传播属性。


因此这就衍生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——广告的作用更多在于传播并为产品导流,而产品的作用不仅是功能性的,还有集中输出品牌价值。


如果广告的作用更侧重于拉取流量的话,那么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中,广告语、广告片变得简单粗暴几乎就是大势所趋。这在互联网产品(纯数字经济产品)中表现的非常明显。


比如说,知乎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粗暴的广告来吸引流量,然后让吸引来的用户体验产品,从而在后续的用户运营中输出品牌价值。而知乎广告所传递的品牌调性,和知乎产品所传递的品牌调性,其实已经可以相对独立。


总而言之,我们认为,广告的功能逐步变得更加单一了,就是为品牌/产品引流,让用户有冲动去体验品牌,吸纳用户进入品牌体验的网络中;而品牌价值的输出更加依赖于产品本身和后续的用户运营体现。


所以我们说,广告正在变得单调,而品牌却变得多元,广告业似乎正在离品牌越来越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