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极客鹏友说 作者: 张鹏
原文链接:
最近我竟然在钉钉上做了场「直播」。
因为疫情,虽然公司开工了,但每月例行的公司全体分享会一直没法开,并且由于这个意外的疫情,公司也一直没有一个「开年」的动作。
同事们建议「咱都天天视频会议了,你是不是搞个轻松点的直播?这种互动交流方式可能会比视频会议系统更有效。」我们看了一圈直播平台,最后竟然发现是钉钉最适合做这件事。
虽然我们平时也在用钉钉做审批和管理,但这次直播后,我认真探索了下钉钉「深似海」的各种功能,对这个产品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。
其实无论是前段时间小学生们给钉钉「打一星」;还是前几天钉钉 5.0 的线上发布透露出的新产品功能,都让我有个很强烈的感觉——钉钉这个原本面向中小企业、侧重企业主「管理」的工具,最近「人设」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,可以说「出圈儿」了,开始向更广泛的场景延伸,甚至有了一点走向「国民应用」的感觉。
不得不说钉钉这一波操作相当「因势利导」,无论是产品功能、品牌拓展都很聪明,顺势而为。
但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些战术级的东西。把一个产品的场景突破,看作「风骚走位」或者「一时之智慧」的结果,肯定是太浅层了。
这次钉钉的「出圈儿」背后,应该会有更深层的东西在起作用,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。
钉钉为什么能「出圈」
我看了下钉钉在疫情期间的表现,首先它的响应速度确实是非常快的。武汉 1 月 23 号宣布封城,26 号钉钉就上线了一个「员工健康」的新功能,企业员工可以通过钉钉每日报平安,让企业快速收集、实时统计每个员工的健康信息。
我从钉钉内部找了个朋友问了问,发现这个产品是钉钉的研发人员在 40 小时之内紧急研发出来的。当时正值春节期间,显然是要靠加班来实现的。
当时针对疫情,各个公司都行动起来了,但大部分都是捐赠、功能免费开放等,因为这些主要靠管理层决策就可以实现,但钉钉是联动到了末梢的产品功能新增。
据说钉钉加班推出这样一个新产品的逻辑是这样:当时都在放假,企业对在线办公的诉求是比较低的,但是它需要关爱和整体掌握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,所以就在第一时间把这样一个功能开发了出来,提供给企业使用。
这个风格,其实很「钉钉」。一直以来,钉钉里面越来越重的功能,堪称复杂。我一直觉得钉钉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世界观说「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」,它的风格反而是「因为我不知道,所以很乐意围绕着各种可能的需求,在各个方向上做探索」。
记得有一次我和得到 app 的总编辑李翔聊天,李翔与钉钉高层交流比较多,有不少「内幕」,他告诉我,钉钉的研发人员最习惯的就是经常深入到各个企业里,一待就是三五天,目的就是看看这些企业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,贴着需求来做功能,所以中小企业主对钉钉的高评价显然是和这个风格相关的。
虽然今天我也认为钉钉的功能对我而言确实太多、太全,但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,原本看上去有点「重」的钉钉,功能的宽度可能反倒成了「出圈」的基础。同时,不是按照自己心中的的「大设计」,而是更多以需求为中心扩展功能的风格,也给了他们快速响应的初始速度。
无招是否也能胜有招?
在我心目中,一般一个好产品往往是架构者有着自己强烈的世界观(就是坚信这个事情这么做才对),然后取舍需求,特点专精,牵引这个世界转变到更好的轨道上,进而成为不可替代的用户新习惯。我们人人在用的微信就是这样的。
但这个逻辑在钉钉上似乎并不适用。
钉钉的前身是「来往」,「来往」被认为是阿里挑战社交的野心,但是结果我们也都知道,虽然投入了巨大的资源,阿里还是没能撼动微信在个人社交领域的「垄断性」地位。
「来往」失败以后,原「来往」团队不甘心解散,所以「另辟蹊径」,找到了企业办公服务这个入口,这才有了钉钉。
估计很多人会好奇,为什么同一拨人,做「来往」这种个人社交产品没有成功,做企业办公服务反而成功了,这是为什么?
我曾经把这个问题抛给了钉钉的人,他们并没有给我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,只是告诉我,当时做「来往」的时候,他们就是想做一个类似微信的社交产品,但是这种有「预期」、有招数的方式反而限制了自己的思考,最后无疾而终。
到了做钉钉的时候,他们并没有想到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,怎么办呢?还是深入到用户端,去看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,当时包括钉钉创始人陈航(花名「无招」)在内,几乎所有员工都会跑到中小企业里,和他们一起工作、聊天,甚至吃饭、喝酒,就是要观察这些企业以及其中的每一个人到底有什么需求,回来再开发相应的功能和产品。
这是一种「无套路」、「无招数」的打法,朴素到无法被人膜拜,但是看起来挺好用,以至于今天回头一看,钉钉已经开始出圈儿,有点向着「国民应用」走的迹象。
其实这种「跟着跑就摔跟头,自己走反而路更宽」的事情,在支付宝身上也发生过。当年支付宝做移动支付的时候,微信也推出了微信红包,此举被马云定义为微信「偷袭珍珠港」。我跟支付宝总裁倪行军有过一次交流,他告诉我,面对微信的「入侵」,支付宝团队非常紧张,突如其来的竞争让他们慌了手脚,看到微信背后庞大的社交基础,支付宝也开始学习微信做社交,结果却因为「圈子事件」陷入巨大的舆论危机。
最后支付宝不再受微信的干扰,重新回到工具属性上,踏踏实实去了解用户的需求,解决用户的问题,这才找回自信,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囊括各种功能和服务的支付平台。
某种程度上说,「学别人的招数」阿里是不擅长的,但顺着用户需要的做,阿里却一直很擅长。这样的风格让阿里系的产品似乎一眼看上去缺少自己鲜明的世界观,但是在中国的商业文明里,这也让他们更接地气地在创造自己的服务和产品。
有强烈世界观还是没有强烈的世界观,「有招」还是「无招」,对好产品显然不是绝对的,做到极致都能大成。钉钉这些年发展的过程,从这个角度还真是个值得思考的案例。
通讯工具这件事 会不会出现变局?
在社交领域,阿里一直没能撼动腾讯的「垄断」地位,但社交的底层是通讯。这次,钉钉的「出圈」,以及企业系统软件行业的提速,值得我们看一下通讯工具这件事,未来的格局变化。
我相信很多人所在的组织如果最近深度使用钉钉等办公工具,会发现自己微信的打开率和信息数量大幅度下降。因为有关工作的事情都被转移到其他平台上去了,我相信即便短期影响还不大,但长期来看,微信的数据不可能没有显现。
你会发现,一旦某个产品因为某个功能把用户沉淀下来,同时又配备基本的即时沟通功能的话,至少在工作场景中,用户的迁移成本似乎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。
当然,跨组织的沟通微信依旧是不可替代的,但问题是很多人这次可能都会意识到,我们日常通讯需求,原来有这么多是可以不使用微信的,这个是过去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。
而且在我看来,在线办公不会是一个阶段性的需求,因为在效率和成本方面的优势,未来很可能会成为每个企业必备的「技能点」。而每个人大多会在一个组织里,在线办公、管理和协同的进程越提速,通讯工具从微信这样唯一一个工具,分流出不同工具的可能性就越大,这可能也是钉钉出圈后,以及在线办公软件开始大规模普及后,对于微信流量有可能产生的影响。
其实对于微信,这几年很大的一个「槽点」就是非熟人关系对用户的打扰,过载的信息和社交迫使很多人将群设置为「免打扰」,或者将朋友权限设置为「仅聊天」,甚至关闭朋友圈功能,如果钉钉可以把工作中的流量「分摊」过来,对用户来说,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微信的地位一段时间内当然不会被轻易撼动,但可能越来越出现微信向右,钉钉们向左的迹象,通讯工具因为场景和目标,各有自己的使命和追求。
对产业格局的变化,对个人生活的改变,这个趋势,其实都挺令人期待。
图片来源 | 视觉中国、钉钉新体育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