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传播体操(id:chuanboticao)作者:周在安
原文链接:
web3可以解读出很多东西,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大众情绪的产物。从终极追求来看,web3指向的是一种“code is law”的乌托邦,这种乌托邦概念并不新奇,但在人类历史上也从未真正长期存在过。阳光下无新鲜事,但对于这个乌托邦的向往,无疑已成为人类心中一个永恒的执念。另外,由于种种原因,本文用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中国web3发展。
作者/周在安
本文首发时趣研究院
本文mirror地址:https://mirror.xyz/0x8f69dcccc4102b0904f8caf7c64a7d1abdd21e47/tvyqd-xi7sq6tu1n_wmq9v7y-ud3uq0gmjy6tbzkbic
在小说《阿特拉斯耸耸肩》中,作者安·兰德构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“现代乌托邦”,这个世外桃源由自私而精明的商人、科学家、艺术家等精英组成。在书中,“金钱至上”理念并没有导致乌托邦世界的道德堕落,反而让它有着田园诗般的诗意,和现实社会中的欲望的满足。
安·兰德后来被认为是“客观主义”哲学流派创立者,甚至被誉为“美国精神的代言人”。有趣的是,安·兰德所虚构的乌托邦世界,与当下web3簇拥者的终极追求似乎同脉相连,去中心化、私有产权、dao、nft……我们似乎都能在安·兰德的乌托邦中找到相似的对应物。
柏拉图式的“乌托邦”与奥威尔式的“反乌托邦”潮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此消彼长,而今天他们的焦点似乎停留在了web3和元宇宙中。因此,我们不妨以此开场,探讨web3、元宇宙对商业世界,以及对品牌营销可能的影响。
1、web3的重点
似乎人人都在谈论元宇宙与web3,但并没有谁能够把这些概念说清楚,即使在从业者群体中,其实也不存在统一标准,甚至大家对“web3”这个词都存在争议。
早在1998年,“万维网之父”蒂姆·伯纳斯·李就第一次提出了web3概念,但如今我们所讨论的web3,显然需要基于区块链技术和元宇宙(全真互联网)背景下理解。按照2021年12月8日美国国会加密货币产业听证会上的通用解释,web1.0是“只读”互联网,web2.0是“读 写”的互联网,web3.0则是“读 写 拥有”的互联网。
这种定义依旧充满争议,并且可能让人一头雾水,但重点却是清晰的——web3能够帮助用户实现确权,而确权的基础就在于区块链技术,确权的应用场景主要指向了资产,尤其是数字资产。
区块链技术通过一套复杂而精巧的架构,通过算力的分布,实现了信息的难以篡改。也就是说,越是全球各地成员参与到区块链计算和共识之中,算力便越加去中心化,越难有人控制一半以上算力篡改整个区块链信息,保障链上信息的安全和公信力。我们几乎可以说,主流公链上的信息是不可篡改的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可篡改的信息不仅能够实现确权,还能够保障某种“数字资产”的稀缺性,而这在过去任何资产类别中都无法做到。
例如黄金理论上可以通过工业合成(只是成本非常高,并不划算),也可以通过太空采矿的方式去获取(同样是成本问题),但如果在链上写入具体的数量代码,那么这些数字资产的数量在数学逻辑上就已经被锁定、无法更改。这种天然的通缩性质,让区块链数字资产(如nft)可以被人为赋予基于人群共识的稀缺价值,当然也同样引发了不少炒作热潮。
数字资产的确权,意味着品牌能够借助资产(如nft)直接指向用户的数字钱包,实现品牌与用户的直连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dtc”(direct to consumer)。举例而言,从法律条款上讲,今天品牌公众号的粉丝用户并不属于品牌本身,而是属于微信平台,如果由于一些原因品牌的公众号被封禁关闭,品牌方其实也无力回天,真正的主导权依旧在于平台,但公链下的nft可以帮助品牌绕过平台,直连消费者的数字钱包。
当然,nft这类数字资产在营销执行层面也能延展出诸多不同的具体玩法,例如成为品牌的会员运营工具、与实物产品联动等,笔者曾在《品牌误读了nft营销?》一文中有更具体的阐述。
2、商业范式转移
如果觉得web1.0“只读”、web2.0“读 写”、web3.0“读 写 拥有”的概念解释过于抽象,我们不妨从企业的商业发展模式出发来理解,因为每一个时代阶段,都会对应着不同的商业范式,而web3可能带来的商业范式迁移,其实也是令当下web3从业者最为兴奋的地方之一。
web1时代实际上是互联网早期阶段,此时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力较弱,企业的商业模式依旧以线下扩张为主。
我们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企业经营,遵循的是一种“渠道经济学”,需要不断通过线下门店、渠道的开拓,来实现产品销售半径的扩张,从而实现企业发展壮大。在这种“渠道经济学”的商业范式之下,企业的主要课题往往就在于前端的经销商管理,以及后端的供应链管理、商品周转管理、现金流管理等板块。
也正是因此,web1时代的企业成长往往需要依靠原始积累的不断“滚雪球”,有稳健且持续盈利的长青特性。而市场对这类企业的评估,往往也使用现金流贴现等框架,对于上市公司,使用pe等指标进行估值。
web2时代则是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为大众重要信息渠道的时代,同时供应链、物流等基建日趋完善,人们开始“数字化生存”,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开始相互渗透,企业的商业模式以线上为基点,向线下辐射渗透。
我们可以说在这个阶段的企业经营,遵循的是一种“流量经济学”,流量、用户的注意力成为商业发展的关键,线上电商渠道成为新品牌低成本冷启动的绝佳切入口。在这种“流量经济学”的商业范式之下,商业模型成为漏斗状,企业、品牌的所有营销运营动作,都需要带来流量,否则无法实现最终的转化,企业经营的主要课题,往往就集中在线上流量获取、流量转化,以及线上流量如何反哺线下渠道上。
因此可以看到,品牌的主要经营阵地已经从传统的线下街区/社区,转移到了“双微一抖”等线上平台。新消费品牌浪潮的出现,实际上便是“流量经济学”的一种结果,新消费品牌通过线上流量的铺盖、种草等营销方式的运用,实现了快速的扩张,甚至威胁到传统消费品牌的生存空间。当然,新消费品牌在后续发展中也面临了自身的问题,但那也是后话了。
“流量经济学”的出现,实际上是资本对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转移——从“利润”转移到“流量”。这在互联网平台公司中表现得最为明显,广告、电商、游戏三大互联网变现模式,本质上都是流量变现,从bat到tmd的成长过程中,都可以允许用牺牲短期利润来获取流量,从而实现长期利润。
我们也可以看到,不少新消费品牌的估值,更加趋向于互联网平台公司的评估标准,在一定程度上也容忍企业用亏损换市场,而在传统的pe框架下,亏损企业无法进行估值计算;具有web2属性企业的成长路径,几乎也是通过“bp-融资-再融资-上市”模式来实现。
web3或将迎来新的商业范式的颠覆,但在当下这个时点来看,我们并不知道那会是什么。如果大胆做出预测,笔者认为那将是一种“产权经济学”,基于用户确权的商业经营模式。
从企业发展来看,web3企业的成长路径或许将是先通过谋求品牌价值共识,然后通过社区的搭建和运营形成种子用户、共创共建,然后通过产品的发布来实现价值和生态扩张。
产权的清晰能够极大地解放生产力,提高商业世界运作效率,正如现代产权理论的奠基人、诺贝尔奖得主科斯所言“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、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,清晰产权才能够保证经济高效率运转。”
在web2“流量经济学”的框架中,其中一大弊病在于,企业通常将用户视为“流量”、“曝光”,而非“个体”,而在用户看来,品牌与自身的关系并不密切,将企业、品牌视为“服务”、“工具”,种种的价值冲突,催生了“天下苦流量久矣”的情绪。
一个合乎逻辑的预判是,web3企业能够通过发行nft等方式,让“用户”与“企业”实现产权上的利益统一,从而进一步激发用户本身的认同感和行动、传播能量。
同时,一个美好的期待是,在web3的商业逻辑之中,流量开始变得没那么重要了,企业的估值也不再参考流量价值体系,而是更加看重用户社区(nft社区)的相关指标,“去流量化”也或许能够让商业进一步回归本质。
3、企业金融化
在《品牌误读了nft营销?》一文中笔者曾指出,国内外的nft生态并不相同:国内nft大多基于联盟链,操作上重合规、去金融化,无法二次交易,nft被称为“数字藏品”;而海外nft基于公链,金融属性强,能够二次交易。这些不同点,可能让国内外nft发展走向存在较大不同。
在海外nft生态的语境下,品牌nft的出现,实际上推动了“品牌共识资产的证券化”,如果从金融角度来看,品牌推出nft,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变相的融资途径,而用户通过nft交易,也能够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投资和退出。
也就是说,nft等数字资产的出现,将一个企业转化为“独立经济体”,与外界资本市场产生金融联系。用户对nft的确权,似乎类似于一种“股权”属性。
由于nft具有金融资产属性,“万物皆可nft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万物皆可“to earn”(赚钱),那么不受管制的nft自然会引发强烈的市场投机行为,这也导致大量web3项目最终被验证为庞氏骗局。
庞氏骗局的主要特征就在于“pay to earn”,先入局者的收益需要通过后入局者支付,再加上整个生态没有形成正外部性(或正外部性不足以抵消运营成本),最终新入局者的加入会不可持续,导致整体的崩盘。
大量所谓的nft数字藏品的价值基础是“用户共识”,从整个社会贡献的角度来看,实际上并没有显著的正向价值,这也导致nft项目屡次出现庞氏骗局暴雷。
即使是能够带来正向社会价值的项目,也容易被投机者的涌入而快速透支和崩溃,例如前段时间引起不少讨论的stepn,一个“run to earn”项目,或许其项目初衷确实是推动更多人热爱跑步、热爱健康,具有正向社会价值,但一旦大量投机者进入,项目方无法把控局面、无法维持“币价”稳定,最终被质疑为庞氏骗局。
可以说,如今的“庞氏骗局”如同“设计永动机”一般,可以被构建的异常复杂且难以看清,这也就让大量用户稍不留神就陷入其中,成为“韭菜”。
但相比于纯数字化的nft项目,品牌随着企业的成长、产品的销售,服务越来越多的用户,让越来越多用户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,其中具有显著的正向社会效应。也就是说,企业的成长、壮大,是一个正和游戏,因此品牌发布nft所形成的交易博弈,整体是一个正和博弈——各方都有可能受益,没有输家。
企业成长发展的正外部性,便是品牌nft模式能够持续运转的逻辑基础。因此,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进,相比于如今各类艺术家ip发售nft,具有实物产品的企业/品牌更适合成为发布nft的主角。
4、“不可能三角”
如果考虑web3“代币”所带来的交易属性,web3项目实际上成为了一个金融体,通过nft、dao(去中心化自治组织)、defi(去中心化金融)等一系列去中心化的创新构建起来。正因为其金融体的特征,笔者认为,在web3项目的发展和与外界的交互的过程中,同样会遇到传统国际金融中的“不可能三角”(impossible trinity)问题。
“不可能三角”由“欧元之父“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提出,大意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,经济社会和财政金融政策目标选择之间存在冲突,在金融政策方面,资本自由流动、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能兼得。
“不可能三角”图示
如果用web3项目来类比经济体,那么在“不可能三角“中,“资本的自由流动”可以对应“代币的二级市场交易通畅”,“固定汇率”可以对应“代币的价格稳定”,“货币政策独立性”可以对应“无法篡改的代币发行上链信息”。
也就是说,web3项目无法同时实现二级市场通畅交易、代币价格稳定和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。
笔者认为,“代币”价格的稳定,是web3项目早期阶段平稳有序发展的一大关键,因为如果“代币”价格剧烈波动,会吸引大量金融投机者的参与,从而将项目推向投机工具,最终崩盘。因此,在海外二级市场被允许的前提之下,web3项目若要有序发展,必须采用一种中心化的模式。
正是因此,海外大多数所谓的“web3”项目(如opensea),实际上依旧没有完全做到去中心化,这类项目大多在web2与web3之间,有业内人士认为它们充其量是web2.5。
最后我们反观国内的web3行业,如果用乐观主义的视角来看,国内监管政策导致nft二级市场交易受限,反而在“不可能三角”中能够推动“nft价格稳定”和“(基于联盟链的)去中心化的公信力”二者同时实现。
也就是说,杜绝二级市场交易的监管,反而能够保障web3项目的前期成长,抵挡金融投机者对项目成长的干扰,除了大众资产安全和金融合规的考量之外,也可以视为一种“幼稚产业保护”的策略。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,中国市场有可能会是web3项目成长更重要和更优质的土壤。
当然,从纯理论上看,web3的发展依旧需要nft等代币的自由流通,未来国内nft等代币能否在二级市场交易,依旧需要看相关监管政策是否变化。在这里笔者不妨大胆预测,等到国内web3产业基础构建完善并具有一定成熟度时、大众对web3拥有足够认知后,相关代币的二级市场交易也或将逐步有序地放开,国内市场也将成为web3世界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结语
不少业内人士谈论起web3,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千禧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。是的,当时互联网还是个新玩意儿,互联网概念一飞冲天然后迅速破灭。现在来看,当年我们对互联网的预测大多并不靠谱,但无法否认的是,互联网确实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。
因此有人认为,如今web3还处于一个极早期的阶段,我们现在对web3的所有预测都是错误的,就像当年我们对互联网发展的种种预测同样错误,但无法改变的是,web3的世界正在到来。